近日,由红磷化工与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的中量元素土壤调理剂环境安全性试验研究迎来了首季稻谷采收。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红磷化工农化人员、种植用户共同完成了试验地水稻及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现场取样和数据采集。
本次试验,设置了12块面积相同的区域,其中包含一组作为对比的空白区及三组加入不同量土壤调理剂的试验区。为了确保试验取得准确数据和效果,工作人员从前期选址、项目建设、监测取样到最后的水稻收割进行了全过程管控,严格按方案执行,种植也完全保持当地农户种植习惯。
“这是第一次将中量元素土壤调理剂用于水稻试验,经测量水稻最长植株1.58m,单株重量约30—60克左右,从外观上看,试验区植株长势明显,颗粒饱满,相关的安全性试验数据需等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机构进一步分析、出具,” 红磷化工技术中心副经理唐应生在现场组织采收时说道,“通过这次试验,将进一步验证中量元素土壤调理剂的安全性及对土壤改良作用。”
据了解,红磷化工中量元素土壤调理剂中含有植物所需中量元素钙、镁 硫及部分磷、钾等植物所需营养成分,对土壤有良好的修复作用。为推广中量元素土壤调理剂的应用,红磷化工制定了企业标准Q/HLGS 01-2022《中量元素土壤调理剂(试行)标准》及《中量元素土壤调理剂使用技术指导书》,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土壤调理剂,指导用户合理施用;对使用前后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根据第三方出具的检测报告,红磷化工中量元素土壤调理剂安全可靠,限量指标均远低于相关要求,对土壤有明显的改进作用。
下一步,红磷化工将根据试验工作计划,在水稻试验报告完成后,继续在该区域开展1~2季蔬菜种植试验。(文/普金 图/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