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看文章
CPIC超细玻璃纤维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发布日期:2010-04-14 浏览:4678次 字体:
分享到:

忆往昔苦心钻研 看今朝乘风破浪


重庆市科委近日宣布,中国超细(5微米)玻璃纤维关键技术已经取得突破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CPIC生产的电子级细纱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打破了美国和日本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电子玻璃纤维是制成各类电子产品基本元器件的核心原材料,在通讯、航空、国防军工等各个领域的精密仪器设备上得到广泛应用。

电子玻璃纤维越来越细,用它做的电路板就会越来越薄,要是把这些电路板装进手机、电脑里,不仅其功能强大,它们的体型将更袖珍,甚至能像手绢一样随意折叠!据介绍,作为一种核心原材料,电子玻璃纤维将被制成各类电子产品的基本元器件,在手机、电脑、电视机,甚至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精密仪器设备上大量应用。越细的玻纤,应用的领域越高精尖。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关键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只能满足相对较低的手机等生产需要,而最先进的5微米玻纤生产技术,此前只有美国和日本掌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CPIC瞄准国内外市场对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及制品的迫切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研发资源,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行业内领先的前沿产品,实现以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为代表的高端产品上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在前沿领域突破产业化关键技术,使玻璃纤维产品不断地向低消耗、高附加值方向迈进。早在2007年就在国内率先启动了国家支撑项目“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关键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课题的研究,在科技部、重庆市科委的支持下,课题组通过窑炉结构设计、耐火材料选择、燃烧系统及电助熔布置、鼓泡系统的优化等技术攻关,优化设计并斥巨资建成年产3.6万吨超细电子级玻纤生产线,为当时全球最大细纱生产线。

经过近三年的持续努力,CPIC在国内率先突破5微米玻璃纤维关键技术,成功打破国外对行业的垄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