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云天化集团技术创新奖励推荐工作已经结束,经云天化集团技术创新奖励办公室形式审查合格项目343项(件),其中:技术发明奖2项,科术进步奖92项,新产品认定奖9件,先进单位奖5家,单项奖235件(篇)(专利奖54件,标准奖25件,商标奖7件优秀论文奖149篇)。在形式审查中,1项技术发明奖和3项技术进步奖项目推荐材料不合格,不予参加评审。
根据《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创新奖励办法》规定,对形式审查合格的项目进行公告其项目名称、项目简介、项目实施时间、完成单位、完成人及其排序,公告期15天,从2013年2月22日至3月8日。
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布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真实性和项目主要完成人、完成单位持有异议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云天化集团技术创新奖励办公室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和地址。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必须加盖本单位公章。云天化集团技术创新奖励办公室承诺将按有关规定对异议人身份予以保护。凡匿名、冒名异议和超出公告期限的异议一般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
联系人:廖晓君 尤芳雯
联系电话:0871-66242043,66242644
特此公告
附件:2013年度云天化集团技术创新奖励项目受理公告
云天化集团技术创新奖励办公室
2013年2月22日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季戊四醇副产甲醇回收利用技术开发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陈林、李拥政、徐萍、吴奇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5月5日~2010年10月13日
二、项目简介:
云天化股份季戊四醇和甲酸钠装置引进意大利POLIOLI公司专有技术,采用低温钠法工艺,甲醛与乙醛在氢氧化钠催化下生产季戊四醇,同时副产甲酸钠,其生产能力10000吨/年季戊四醇和7100吨/年甲酸钠。装置1999年6月建成投产。原料甲醛中微量甲醇不参与反应,设置甲醇回收工段回收利用,在甲醇回收工段8%-12%甲醇经精馏塔提浓到85%后送到供热锅炉燃烧掉。随着甲醇价格逐年上升,公司一直关注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季戊四醇装置副产甲醇,经必选采用将副产甲醇加入甲醛装置原料甲醇管线技术对甲醇回收利用。
该技术已于2009年8月在云天化股份投用,运行至今证明:运行平稳,安全可靠,经济效益非常好。同类型行业的都可借鉴该技术成果,为资源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经济效益的提升发挥最大的潜能 。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合成低变流程并联操作改造
主要完成人:王开初、郭敏才、鄢僖、张庆伟、许志强、胡祥基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6月1日~2008年12月16日
二、项目简介:
云天化股份的合成氨装置低温变换炉设计为两炉,即小低变和低变,原设计为串联运行。根据原有流程不能实现单炉在线运行,以及更换催化剂和升温还原的不足,增设小低变、低变并联流程及小低变还原载气回收作原料气和燃料气流程,实现了低变系统两炉可并、可串及任意切换一炉操作,增大实际工况下工艺对流程的可选择性,实现了低变系统单炉催化剂的升温还原操作及完全回收还原期间载气天然气。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并联双汽提尿素装置低压吸收系统消瓶颈技术
主要完成人:刘明、陈林、李银红、何光琳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12月13日~2012年4月6日
二、项目简介:
该项目结合双汽提尿素装置工艺,从新对低压系统流程进行设计,研发出了并联双汽提尿素装置低压吸收系统消瓶颈技术,消除了双汽提尿素装置低压系统运行瓶颈,该技术成功研发,是云天化股份在尿素生产技术革新上又一次重大突破。实施效果明显,成功消除了低压系统瓶颈,并降低了装置消耗,解决了困扰装置生产多年的难题。
“并联双汽提尿素装置低压吸收系统消瓶颈技术”不仅适用于尿素装置循环系统,还可推广到其它化工领域,具有较大的推广意义。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103J油系统透平振动及密封油泵运行不稳定解决
主要完成人:莫家荣、张晓东、刘华山、杨迎春、帅全明、沈军、杨志、王开初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3月~2010年8月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通过对股份公司合成氨装置合成气压缩机油系统主油泵透平103JLOT,及密封油泵103JSO实施课题攻关改进,解决了困扰103J机组多年的重大设备隐患,实现了油泵透平振动降低及密封油泵修一次保一年的预期目标。项目在技术上具有“对装置生产运行影响小、风险低”、“完全自主创新”、“项目组独立完成”、“低投入高回报”等特点。项目应用前景较好,长期有效,可大幅节约备件费用投入以及事故抢修所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降低103J运行风险,提高装置生产的可靠性。自2008年11月及2010年8月分批投入生产现场使用以来,油泵透平未再出现异常振动,改造齿轮泵从未更换,状况良好,项目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关于供热、季戊四醇、聚甲醛、甲醇装置蒸汽合理利用及公司3.8MPa管网蒸汽压力平衡控制的研究
主要完成人:王开初 、杜伟、刘华山、杨迎春、高竹昆、卢勤斌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8月12日~2010年4月10日
二、项目简介:
目前,股份公司在季戊四醇装置、甲醇装置、供热装置和聚甲醛装置都设有减温减压站,将3.8Mpa(G)减温减压至需求等级,以满足工艺的要求,导致3.8Mpa(G)蒸汽未充分利用,大量高位热能白白浪费。其中仅2万吨/年聚甲醛装置一处就直接造成2680kw高位热能损失,其中可有效利用的达1530kw 。
经过对上述各减温减压站技术参数的收集和整理,研究对其高位热能进行有效利用的可能性,且对其装置蒸汽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对各相应工艺装置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形成专题报告并最终完成项目实施。
由于股份公司启动水富煤化工项目后,需要补充部分蒸汽,因此只实施了2万吨/年聚甲醛装置蒸汽的合理利用项目,就为公司实现经济效益近200万元/年。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提高合成一段炉原料气预热器入口温度,降低予热盘管腐蚀速率和消耗
主要完成人:陈林、杨迎春、胡祥基、朱云松、邹颖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11月20日~2009年3月3日
二、项目简介:
该项目是在股份公司合成氨装置原料气压缩机出口增设一管道,旁通水冷器,在预热器入口原料气调节阀前混合,将进预热器原料气温度从36℃提高80℃操作,避免烟气中的水蒸汽在预热器入口冷壁处产生冷凝液,溶解烟气中SO3生成H2SO4,从而防止低温露点腐蚀。通过设计消除新增管道对压缩机组产生的应力,避免机组振动增加;修改原料气流量计孔板内部参数,校正流量指示;优化系统降低锅炉水盘管出口温度,减小提高原料气温度对后续盘管的影响,并同时回收天然气带来的物理热,提高系统热量回收率,具有节能降耗的作用。
该项目具有对预热器腐蚀机理分析准确,工艺设计巧妙,效果明显的特点。在相似工艺状况,具有借鉴推广价值。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沼气回收利用技术开发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陈林、徐萍、刘志榕、吴奇、邓万明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5年1月15日~2009年9月10日
二、项目简介:
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沼气利用技术主要是以沼气作燃料,驱动两台七级离心式鼓风机,向污水处理曝气池供压缩空气。云天化股份根据自身各装置实际情况,决定在对主装置无影响情况下,开发把高H2S含量沼气引进燃烧装置,运行成本最低,充分利用热能,效益最大化全新的“沼气综合利用技术”。
项目要求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废水装置副产75m3/h沼气全部回收利用,节约火炬每小时消耗的10m3天然气。
该技术已于2009年1月在云天化供热装置上投用,经3年多的运行证明:其运行平稳,安全可靠,环保效益非常好。让全废水处理行业乃至其它行业的都分享到该技术成果,为资源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经济效益的提升发挥最大的潜能。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回收低变载气作原料气
主要完成人:于立龙、刘开宇、张庆伟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3年10月15日~2006年11月6日
二、项目简介:
项目主要将股份公司合成车间目前回收低变载气作燃料的3”管更换为4”管,将全部低变出口载气经一水冷器冷却后送至116-F,将其全部回收。气体流向为102-J→108-D→172-C→104-DB1→104-DB→水冷器→116-F→102-J,这样低变载气系统为一闭环回路,既保证催化剂还原、低变升温或降温的足够载气量,同时又无天然气放空问题。合成回收低变载气作原料气管线的技改实施,为公司产生14.9万元/年的直接经济效益。对仍采用脱硫后的天然气作载气,一次通过低变系统在低变炉出口放空的国内外凯洛格A型厂都适宜采用本项目技术。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烟囱易挥发组分吸收技术开发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杨亚乔、刘明、李银红、秦光军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7月19日~2008年10月28日
二、项目简介:
该技术充分结合日产2300吨尿素装置烟囱易挥发组分氨的特点,采用特殊吸收装置,将烟囱排放汽中易挥发组分氨有效回收,实现了烟囱“零排放”。该技术成功研发,是尿素生产一重大突破。
在环境效益方面,烟囱易挥发组分吸收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烟囱放开气氨全部回收。该项目具有施工简单、投资小、操作维护方便、投入见效快的特点。
应用推广情况:该技术开发完成后,于2008年10月28日在云天化股份公司本部尿素装置上正式投入运行,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解决了困扰装置生产多年的难题。该技术应用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十分显著,为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季戊四醇装置250#工段腐蚀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主要完成人:刘治平、杨志、付仕勇、任斌、赵文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3年3月12日~2009年5月5日
二、项目简介:
股份公司季戊四醇装置250#工段自99年6月开车以来,该工段设备、管道腐蚀严重,经常停车抢修,甚至是每周都要抢修。一台316L不锈钢设备只能使用2-3年就过早报废,并影响到季戊四醇200#的运行,增大生产消耗。
经研究、分析清楚其腐蚀机理主要是高温甲酸腐蚀。在工艺难以降低介质中甲酸含量和温度的情况下,经充分论证,提出了系统的腐蚀解决方案。重点是对腐蚀最严重的E254材质选用双相钢2507,对腐蚀较轻的E253优化结构设计(316L,上下对称式)等。该方案07年3月实施,使用效果良好。E253使用寿命可从3年延长到5年; E254(2507双相钢)使用寿命可从3年延长到20年。本课题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为:38.25万元/年。
经过4-5年的腐蚀试验,筛选出的耐高温甲酸腐蚀性能优良、性价比较高的双相钢2507,在季戊四醇250#系统成功使用的基础上,已先后在股份公司重庆聚甲醛一期、二期(C411、E411、C412)中使用,并在公司本部聚甲醛装置中大力推广使用。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离心式压缩机组性能核算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主要完成人:杨迎春、刘华山、罗宣华、张亚雄、胡均、张晓东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6年4月~2008年7月
二、项目简介:
对离心式压缩机运行状况及设计的评价主要有机械性能和热力性能两方面,而其多变效率又是热力性能评价中最关键的技术参数。但因各种气体特性的差异较大,如分子量、偏心因子、混合气体的摩尔比等的不同,在实际工程中只有通过复杂的计算才能准确的计算出其真实的多变效率,并且在计算过程中难免出现人为的误差和错误。本软件却能将离心压缩多变效率的复杂计算过程简化为“输入几个参数”和“点几次鼠标”过程,并且结果准确可靠,能够给技术人员方便快捷的提供技术数据及压缩机运行性能好坏的判断,同时也能够对新项目中所采购压缩机的多变效率的“真伪”能够进行及时验证。该技术已于2008年7月在云天化设备部、呼伦贝尔金新煤化工项目、水富煤带气项目、合成车间、尿素车间、硝铵车间及检修车间投用,经四年运行证明:该软件运行稳定,压缩机多变效率计算方便快捷,极大的提高了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并对新项目所采购压缩机多变效率的“真伪”能够进行及时验证。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一种换热器传热量的调节方法开发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陈林、申开华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6年5月16日~2007年1月15日
二、项目简介:
该项目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交换器传热量调节的新方法,此种方法能防止由于换热器冷流体过冷或热流体过热。从而防止结垢、固化、变质、腐蚀等问题。本发明提出采用部分流体(根据实施的经济性可选择热流体或者冷流体)循环的方法,用于温敏介质的热交换器传热量的调节,从而达到即可调节传热量又避免流体过热或过冷的目的。本发明适用于一切温敏物质的热交换过程。循环量根据流体的流量、温度及其变化确定。
该项目的实施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尿素装置103-E的腐蚀及结垢问题,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避免了换热器失效所致的装置非计划停车,同时减少了大修抽芯清洗次数,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该项目所涉及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提高粉料输送器2a-H631A/B运行稳定性
主要完成人:杨骁、王莉军、张德贵、王海成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9月1日~2009年3月30日
二、项目简介:
该项目针对装置原始开车出现的异常状况,从设备结构原理入手、结合输送物料的物化特性,在消化吸收股份本部使用国外专有设备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大胆跳出了股份本部使用国外专有设备的经验限制,创造性地将国产化设备的夹套冷却介质由32℃循环冷却水改为75℃水,解决了长期困扰装置稳定运行的粉料输送器2a-H631A/B卡涩跳车问题。
经过云天化股份重庆分公司一期项目年产2万吨聚甲醛装置成功改造,粉料输送器2a-H631A/B卡涩跳车得以解决,运行平稳,现已推广应用于分公司二期项目两套年产2万吨聚甲醛装置,整体效果理想。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聚甲醛主装置稀甲醛的回收利用改进
主要完成人:杨骁、张学清、陈小川、王莉军、肖健、何旭东、陈果、王光华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9月1日~2009年1月30日
二、项目简介:
此项目主要通过比对股份公司重庆分公司聚甲醛主装置需要回收的稀甲醛和甲醛装置吸收二塔的稀甲醛溶液的组成,经过从工艺适应性、设备适应性等方面的科学评估,开创性的运用较少的投资进行了部分工艺管道的增加,将聚甲醛需要回收的稀甲醛回收在甲醛装置吸收二塔塔底,替代部分脱盐水,降低了聚甲醛主装置稀甲醛加压浓缩塔的负荷和蒸汽耗量以及甲醛装置的脱盐水耗量,到达了节能减排降耗和大幅降低产品制造成本的目的。该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依靠公司自身的技术力量,利用较小的投资实现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该技术在股份公司重庆分公司一期装置年产2万吨聚甲醛装置成功投用后,现已推广应用于重庆分公司二期项目两套年产2万吨聚甲醛装置,整体效果理想,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低甲醛释放聚甲醛研究及其新产品技术开发
主要完成人:普雪涛、王志春、兰林、朱红伟、樊钹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主要以云天化聚甲醛树脂为对象,在保持或提高聚甲醛原有的耐热性能及机械性能的前提条件下,选择一种或几种适合公司聚甲醛的吸醛剂,并辅以其他耐热稳定剂协调作用来共同降低聚甲醛的高低温表面甲醛含量,研究开发出与国外聚甲醛厂商具有同等竞争力的低甲醛释放量聚甲醛产品,以拓宽公司聚甲醛在汽车及家用环保领域的使用。
通过两次工业化试生产产品送国内国外客户试用后,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比如德国经销商ClickPlastics公司将M90LE推荐给德国的汽车配件厂试用后,通过了所有性能测试,并于2011年6月下达了20吨的采购订单,日本爱信精机公司也对此款产品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
此外,在云南省科技厅高层次人才培引工程项目《云天化聚甲醛聚合及催化剂技术研究》子课题“挤出级聚甲醛M25的研究与开发”中,通过对低甲醛释放量聚甲醛项目成果的筛选,项目组将部分技术应用在M25产品颜色改进上,在短短的1个月内解决了M25颜色偏黄的问题,使得M25快速通过了国外客户的认可,在2010和2011两年,M25产品共产销70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7000余万元人民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合成氨工艺换热网络优化
主要完成人:赵学诗、陈忠国、王跃富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6月18日~2009年11月25日
二、项目简介:
Shell粉煤加压气化工艺制得的粗煤气中CO含量可高达60%,耐硫变换反应剧烈,热量难于平衡,出现耐硫变换后热量回收不充分,设备超温,影响系统运行负荷的提升。充分利用耐硫变换的低位热,产生低压蒸汽,在低压蒸汽总管USLP043261-350末段增加一个12″的蒸汽压力调节阀PV30717,控制低压蒸汽总管末段压力为0.4MPa,变换系统的废锅E04104生产的低压蒸汽改管接在低压蒸汽总管末段USLP043261-350上(调节阀PV30717后),供甲醇洗再沸器E04212和E04215使用,通过计算E04104废锅改产0.4MPa蒸汽时,温度为150℃,蒸汽产量从14t/h增加到19t/h(100%负荷),充分回收变换气中的低位废热,降低后系统脱盐水预热器超温现象。甲醇洗再生加热器E04212和E04215,这两个加热器可使用0.3MPa、135℃的低压蒸汽共计25t/h,不足部分由低压蒸汽总管减压补充。通过优化换热网络,稳定生产装置,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K1301入口管改造
主要完成人:江凌、黄天江、赵学诗、张强、邓明、陶云勇、邓奕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1年1月10日~2011年5月20日
二、项目简介:
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煤气化装置自2008年5月投产以来,机组因各种问题多次停车检修,其中90%以上是压缩机振动超标,成为影响煤气化装置长周期、高负荷稳定运行的瓶颈。经过长时间的尝试和探索,公司成立课题攻关小组研究决定对K1301压缩机入口管进行改造,改变管道布置模式,更换了弹簧支座。项目实施后机组从原来的1350rpm振动报警到满负荷1483rpm振动均在优良范围内运行,激冷气量可达到66kg/s.在装置其他条件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系统可以长期稳定在95%以上运行。通过压缩机入口管合理布置的改造,提升装置负荷,稳定了生产装置,总体达到节能降耗目的。在煤气化负荷提高后,装置的整体负荷得以提升至92%以上,且顺利通过100%负荷的72小时性能考核;装置负荷提升后年氨产量至少增加2万吨,直接经济效益200万元以上。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云天化国际水资源综合利用
主要完成人:古新、陈树宏、莫志强、宁德忠、刘朝伟、樊崇生、舒仕涛、张勇、段思勤、张燕、刘红梅、徐林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5月10日~2010年12月20日
二、项目简介:
云天化国际下属的几家分公司均属于高浓度磷复肥企业,产品特性决定了用水量大,且产生大量的污水,对于产生的污水,传统的方法是把产生的酸性和碱性污水中和处理后外排,外排的污水虽然酸碱度都达到了中性,但COD、悬浮物等值很难达到环保排放指标,如果进一步深化处理,则投入费用很高,势必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云天化国际通过梳理公司生产装置用水及产生废水情况,并把公司水资源按取用水的水质情况分为三级使用,把生产氟硅酸钠的原料由原来的卤水改为硫酸钠,产生的含稀硫酸的废水回收利用到磷酸萃取装置,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后到生产装置使用等技改后,下属的4家分公司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减少了生产工艺水的取水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磷矿石、磷酸中微量元素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主要完成人:李兴林、王传化、熊晓红、付晓琦、曾红芳、金贵才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的技术内容是对磷矿、湿法磷酸中重金属砷、汞、铅、铬、镉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应用氢化物发生器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联用技术测定砷和汞,用氩气压力作为氢化物发生器自动化能源,以稀酸为载液,以硼氢化钠吸收液。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铬、镉的含量。本方法铅的测定采用氘灯作为背景扣除,加入氯化钾作为消电离剂和助熔剂,减少了干扰; Cr元素的测定采用标准加入曲线法。
本项目测定的元素通过回收率试验、与经典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比较和云南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ICP和原子荧光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对比,结果准确可靠。砷和汞的方法2009年8月份已投入生产上应用,2009年4月项目的所有元素均已起草了分析操作规程投入应用。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萃取磷酸装置氟吸收系统技术优化
主要完成人:古新、韩喜超、索保军、张建成、李佳、龚江涛、李利华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9月1日~2011年1月31日
二、项目简介:
通过采取改变萃取槽抽风口位置,对文丘里装置进行技改,氟吸收一塔与风机之间增加空塔沉降及气液分离效果,减少进入风机的液相含量,降低风机叶轮结垢问题。氟吸收二塔出口管增加收水器,减少出口的气相中液相含量,降低气体中尘氟。通过优化改造后,氟吸收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尾气中的氟含量≤9mg/Nm3,达到新的国家排放标准,装置的运行率也得到了提升。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稳定磷酸一铵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养分控制水平
主要完成人:胡彬、李勇、解忠勇、李兴林、付晓琦、赵熙碧、何霖、潘继斐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4月~2009年8月
二、项目简介:
云天化国际三环分公司粉状磷酸一铵装置生产能力从最初期设计的120Kt/a提高至300Kt/a。在生产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磷酸储槽大小与搅拌强度等与产能提升及产品总养份富裕量要求后不匹配。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三环分公司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结合粉状磷酸一铵主要平衡公司渣酸的生产原则,从控制生产成本出发,针对影响粉状磷酸一铵产品质量总养分的主要因素磷酸控制进行改进。粉状磷酸一铵产品富裕养分控制主要对进酸流程进行了优化实现二次配酸、增加磷酸供应流量、从不同点加入硫酸、酸槽搅拌浆、规范操作等进行改造。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传统法磷酸一铵生产工艺流程优化改进
主要完成人:胡彬、解忠勇、何霖、潘继斐、童选萍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3月20日~2009年8月31日
二、项目简介:
云天化国际化工三环分公司粉状磷酸一铵装置自2007年技改后,装置生产能力从年产18万吨提升至年产30万吨,但干燥能力并未在这次技改内容中,当时采取的方法是提高磷酸浓度降低产品水分而取代热风干燥,但该方法减少了配酸用的洗涤液量,造成装置洗涤用水难以在系统内消化。特别是在磷酸浓度偏低和雨季的情况下,部份洗涤液由于系统无法消化而需送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既增加了污水处理的负担,又造成产品消耗增加。冬季环境温度低和初开车系统用酸温度低时,产品水份达不到指标要求的情况,而进一步提高磷酸浓度,可降低产品水份,但过高的磷酸浓度将会造成反应料浆浓度过高,出反应器的物料颗粒较粗,增加系统破碎的压力。综合以上因素选择采取提高磷酸温度,增加反应热,从而降低产品水份的方法。在选择加热器时,经综合考虑后采用了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和操作便捷的石墨换热器。采用成熟的DCS控制技术,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通过以上改进,达到了简化操作,提高产品收率,完全回收利用洗涤废水,降低污水处理费用,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云天化国际三环分公司汽车衡网络自动过磅系统改造项目
主要完成人:赵静奇、金贵才、段棋仁、胡海明、赵应鑫、任宇明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7月~2008年10月14日
二、项目简介:
采用了托利多最新结构的数字式汽车衡,建立了以共用数据库为核心,每台汽车衡都使用网络化的过磅称重软件,整合实现了多台汽车衡的网络化计算机称重管理系统。距离较远的汽车衡采用光纤通信连接,所有汽车衡的过磅数据集中保存在共用数据库服务器中,并按设定的时间要求定时备份。同时还采取将过去传统的司磅员操作单台汽车衡过磅方式改造成采用非接触式IC卡刷卡自动过磅,每台汽车衡都配备了以车道红绿信号灯为主的车辆过磅引导信号等措施,另外还预留好了共用数据库服务器与公司ERP或SAP系统上传过磅数据的接口,为进出公司大宗原燃材料、出厂物资、产成品过磅计量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三环分公司散进散出物流系统优化
主要完成人:古新、胡彬、刘朝伟、李忠民、解忠勇、师福龙、张强、何瑞勇、严国进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5月10日~2010年7月9日
二、项目简介:
云天化国际三环分公司目前具有185万吨/年硫酸、60万吨磷酸、30万吨磷酸一铵、40万吨重钙生产能力。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原料及产品的运输。在“提能降耗,挖潜增效”的背景下,庞大的物流运输成本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有效控制运输成本,通过改造硫磺库集装箱卸车点,新建造粒装置散装系统,新建复合肥装置简易散装点,卸硫磺后的空集装箱经清理后,在返回的路上可直接进行重钙散装,引入天马物流公司,使硫磺散进及重钙散出的管理规范化专业化,进一步降低物流费用。通过以上改进,使三环分公司的原料硫磺及重钙产品实现了散进散出,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集装箱车的利用率,增加了产品输出的运输能力。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云天化国际三环分公司60万吨/年硫酸II系列模拟仿真培训平台的研发应用
主要完成人:李雄义、石璠、邹长林、孔恒志、段棋仁、舒仕涛、余琴花、宋智、戴晓燕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5月8日~2010年6月12日
二、项目简介:
云天化国际化工三环分公司60万吨/年硫磺制酸II系列模拟仿真培训平台基于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PISP2000平台进行开发,开发内容包括熔硫、焚硫、转化、干吸及脱盐水五个单元,软件集成仿真现场DCS系统(ABB Freelance 2000系统)、在线操作指导及评价系统,并配置教师指令站及技能鉴定管理系统。通过此平台能够深层次揭示硫磺制酸工艺过程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具有全工况可操作性,并已成为三环分公司通过计算机信息化手段辅助人事部门进行培训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系统在三环分公司使用已超过2年,针对硫酸车间主操岗位应聘考试1次,人数超过20人;新入厂及转岗人员技能培训超过10次,累计培训人数超过100人;针对在岗人员技能培训超过50次,累计培训人数超过1300人。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2800t/d熔硫装置工艺优化改造项目
主要完成人:李忠民、余琴花、舒仕涛、龙述梅、杨伟、马志明、宋星、朱家绩、李庆冲、沈鹏飞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5年7月20日~2011年1月10日
二、项目简介:
三环分公司供有5套硫磺制酸装置,年生产能力达185万吨,配套的熔硫生产装置设计能力为2800t/d。装置建成投产后存在生产能力不足、液硫质量稳定性差、蒸汽热能利用率低、现场环境差等问题,通过对熔硫装置、工艺进行优化技改,解决了熔硫生产传统工艺存在的液硫质量不稳定、蒸汽热能利用率低、检修维护难度大的问题。为硫磺制酸系统熔硫装置生产工艺设计和建设提供了指导作用。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先进控制系统在33万吨/年硫酸装置上的运用
主要完成人:周清毅、赵静奇、沈鹏飞、余琴花、赵智武、方敏昆、赵琼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6月10日~2010年12月30日
二、项目简介:
项目是云天化国际三环分公司与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控软件)合作,应用中控软件公司开发的以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为主的先进控制系统,首次在33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进行试验,以达到减少操作工人劳动强度,稳定控制参数,提高转化率的目的。先进控制系统在33万吨原有DCS的基础控制系统之上,应用APC-Adcon高级多变量鲁棒预测控制软件的多变量预测控制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对焚硫转化、废热锅炉单元实施先进控制,并利用APC-Sensor智能软测量软件,结合历史数据和当前的操作状况,建立SO2总转化率软测量模型并实现该指标的在线预测。
先进控制系统从理论角度深入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联,结合工艺工程师和操作人员长期的生产经验,对各单元分别建立控制器,实现对全装置的平稳控制,并通过对SO2转化率预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形成优化控制目标,使装置能在一个局部或全局最优的范围内运行,目前由于厂家的软件需付费,且调试难度很大,还没有广泛运用。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MBS2736棒磨机衬板改进技术研究
主要完成人:赵胤彪、杨旭东、普荣松、廖永全、赵春、黄继伟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0年7月1日~2011年2月28日
二、项目简介:
三环分公司有两套湿法磨矿装置配套600ktP2O5 /a湿法磷酸生产。为了能满足下游需要,采取增加钢棒装填数量得方法,产量明显提高,但随之出现衬板螺栓易松动,螺栓密封效果差,泄漏问题十分突出,由泄漏所引发的其它设备问题也不断增多。为了能有效消除螺栓松动,改善螺栓密封,多年来我们一直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及改进,以达到消除螺栓松动,改善螺栓的密封效果,可一直进展不大。由于磨机筒体螺栓泄漏严重,需要经常停棒磨紧固螺栓,系统开车率低。因为矿浆泄漏严重,矿浆流入大齿圈内导致传动小齿轮磨损严重,几乎每三个月就要更换一次传动小齿轮,造成设备维护费用明显增加。故障率增高对棒磨运行影响较为明显。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化成法重钙鲜钙生产工艺优化改进
主要完成人:胡彬、李勇、潘继斐、杨从伟、高刚、蔡昆林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1年4月2日~2011年5月17日
二、项目简介:
为更好的完成公司生产目标,提高装置水平,平衡工序生产能力,因此根据目前生产状况,对化成室、混合器、切削器等相关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改进A系列化成室的筒体及传动方式,将化成室筒体改为316L不锈钢,支承传动部份用轨道钢代替22a工字钢环,托轮结构改为轨道轮结构,蜗轮蜗杆传动改为齿销传动,彻底解决化成室跑偏的问题,提高化成室运行率,确保粉钙质量产量,降低备件及检修费用,节约用电、减少润滑油消耗,改善现场的环境,降低劳动强度。A、B系列混合器壳体,搅拌桨桨叶,搅拌桨转速改造。提高矿粉中P2O5的转化率及重钙质量,并提高粉钙产量,降低清理工作的劳动强度,节省备件消耗,改善现场的环境。在A系列切削器筒体内加装挡板。通过改造解决切削器筒体进料造成故障停车的设计缺陷,提高粉钙产量和装置运行率,降低劳动强度。A、B系列化成室下料口改造加装蒸汽吹扫。通过改造解决现场环境差,延长化成皮带使用寿命,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柳树箐磷石膏渣场有组织排渗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饶徐生、薛毅、白有富、廖斌、文富安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7月~2009年5月
二、项目简介:
云天化国际三环分公司柳树箐磷石膏渣场始建于2004年,于2006年初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柳树箐渣场自投入试运行后就陆续发现渣场子坝沉降较大、子坝开裂、初始坝下游右岸山体大面积滑坡及初始坝坝脚下游地基出现大面积冒泡、渗水等疑似管涌等现象,给渣场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采用了有组织疏导的方法进行治理,既有效降低了库区渗透压力,有利于磷石膏堆积体的排渗固结,同时降低了安全风险及环保风险,还大幅度的降低了施工费用。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大型合成氨装置硫化氢尾气利用技术的开发
主要完成人:张运霞、徐怀春、姚永强、陈树林、禹武、贺留容、高于峰、张勋中、冯建明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富瑞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6月10日~2010年12月30日
二、项目简介:
硫化氢制酸将含有H2S的酸性气在硫化氢焚烧炉F601内与空气混合焚烧,产生含SO2过程气,酸性气中的硫化氢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硫,经洗涤净化﹑干燥后,送入富瑞分公司原30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生产硫酸。由于天安50万吨合成氨装置所产硫化氢尾气的气量是波动的,为了保证硫化氢装置运行,采用硫磺掺烧,以降低气体波动导致装置无法运行。该技术已在云天化集团公司内部得到推广应用,拟在国内同行业进一步推广应用。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大型二水法磷酸国产化技术优化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马策 、徐怀春、冯建明、刘红、陈树林、陈树宏 、张应虎、李文忠 、郭代平 、李铭楠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富瑞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6年3月28日~2011年6月28日
二、项目简介:
该项目对反应槽进行优化技改,选用了节能型搅拌桨,反应过滤部分设备及管线做适当调整,该项目的建成对大型湿法磷酸装置增加产量和对磷矿的适应性、节能减排及降低消耗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使大型湿法磷酸生产的国产化应用技术得到有效提升,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节能型搅拌桨已在富瑞公司一期300Kt/年磷酸技改时得到了应用。本技术在同行业的技改及建设中也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优化的反应槽及节能型搅拌桨应用于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公司新建的磷酸装置,于2012年4月正式投产,目前生产正常。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大型硫酸装置转化器结构技术优化
主要完成人:张运霞、李英翔、樊崇生、冯建明、李国鹏、孟玲、宋金国、严继业、邹伟、陈树宏、陈建军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富瑞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0年10月18日~2011年4月18日
二、项目简介:
二期80万吨/年硫酸装置采用的是中心筒形式的转化器,虽然不锈钢中心筒式转化器结构比较简单,但由于其结构形式决定了其触媒床层孔板开孔率较低导致床层阻力偏高,为使二期80万吨/年硫酸装置达标达产,必须降低一段床层的阻力减缓床层阻力降的上升速率,才能降低整个系统的阻力,因此,对转化器进行改造,将不锈钢格栅运用在中心筒转化器上,大大减轻了转化器的重量,降低了转化器一段的承载负荷,改善了一段的运行条件,提高了触媒床层的开孔率,降低了床层阻力降,减缓了阻力降升速,降低了主鼓风机的蒸汽消耗,保证了二期硫酸装置满负荷长周期运行。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富瑞分公司物流系统优化与创新
主要完成人:赵成体、雷聪、邓云川、付卫诚、陈道荣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富瑞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5月20日~2008年4月13日
二、项目简介:
为确保温度信号的正确传输,结合温度传递的时间和温差的两个变量所做的实验曲线,编制温度信号识别软件软件,对电磁干扰以及断线等情况进行有效过滤;根据汽轮机结构,编制汽轮机副推力瓦温度检测元件的重新设计安装的方案,方案经汽轮机制造厂技术部门的书面认可后进行对副推力瓦进行加工并安装调试。项目实施快,无投资,效果非常好,潜在的经济社会效益巨大。已在云南云天化国际富瑞分公司已在多出关键的温度检测保护点上使用了该软件。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大型料浆法重钙装置尾气洗涤系统技术研究及改进
主要完成人:李英翔、徐洁年、张应虎、何宾、胡正荣、余国斌、杨国安、张黎、陈树林、冯建明、张勋忠、刘维林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富瑞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5年12月~2008年5月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在减排科技攻关中,研究存在问题后,吸收创新了原设计采用的Hydro料浆法重过磷酸钙生产工艺技术,巧妙运用组合洗涤工艺和设备,以多级洗涤的思路,在狭小有限的空间内,因地制宜,将原单级洗涤成功的改造成了多级洗涤。在反应/造粒部分增加2台文丘里和一台洗涤液循环槽,配置2台洗涤泵,将尾气预洗后再进反应造粒洗涤塔洗涤。同理,在干燥洗涤塔和冷却洗涤塔前各增设一台管式洗涤器,尾气经预洗后再进入相应洗涤塔洗涤。最终再新增一台旋流洗涤塔洗涤,确保排出尾气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即含氟浓度≤11mg/Nm3,含尘浓度≤150 mg/Nm3。本项目的尾气洗涤技改是我国同行业中具有自己集成创新、首创技术的成功的技改。代表着国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示范性。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220Kt/a粉状MAP装置干燥尾气洗涤技术的研究及改进
主要完成人:芮树斌、胡正荣、陈树林、杨国安、赵兴、张国禄、贺留荣、朱春华、赵燕齐、赖歧、肖远龙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富瑞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3月1日~2009年3月4日
二、项目简介:
本项干燥尾气洗涤工艺技术首次在大型磷酸一铵装置上采用“稀磷酸文丘里洗涤→空塔除沫+工艺水文丘里洗涤→空塔除沫”二级文丘里串级洗涤工艺。干燥尾气中尘、氟、氨的洗涤效率较高,排放尾气中有害物浓度均远低于国家排放指标。本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对在建的MAP装置干燥尾气洗涤系统建设和已投入生产运行的干燥尾气洗涤系统改造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根据查新结果:目前,该技术只在云天化国际富分公司220Kt/a磷酸一铵装置上得到应用,拟在云天化集团内部进一步推广应用。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75kt/a湿法磷酸装置萃取设备技术优化
主要完成人:董锡明、冯建明、李斌、王存洪、贺留荣、张树清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富瑞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5年7月5月24日~2008年3月23日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中75kt/a湿法磷酸装置为2001年建成投产,后2005年9月通过增加萃取圆槽、搅拌桨、泵等设备,使萃取槽能力由75kt/a增加到约120kt/a。由于前期装置的萃取设备结构、布置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装置开车率,本项目优化了两台萃取轴流泵的结构型式、优化设备布置、优化改进设备基础、优化管道布置、优化设备检修的吊装。通过本次优化改进,萃取设备运行稳定,提高了装置的运行率。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2008年电气节能研究与运用
主要完成人:詹小平、赵德毅、郭代平、郑海荣、朱春华、赖岐、李泉信、谭斌、张树清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富瑞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3月~2009年12月
二、项目简介:
对一期磷酸C0101尾气风机电机(6KV、250KW)、重钙009风机电机(6KV、375KW)、重钙370风机电机(6KV、650KW)、二期磷酸P0209渣浆泵(6KV、450KW)进行变频控制改造;对重钙装置BS7-1600/6/0.4变压器二台更换为S11系列变压器、10万吨磷酸装置原有: S9-1600/6/0.4变压器二台更换为S11-25006/0.4变压器;对一期DAP、重钙、综合灌区、均化磨矿、熔硫等装置进行绿色照明改造。通过技改,2009年节约电能366.89万度,节约电费109.85万元。取消原来的液离耦合器及冷却水系统,节约用水约5万方。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大型氟硅酸钠装置技术优化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马策、徐怀春、冯建明、刘红、张应虎、陈树林、李文忠、郭代平、李铭楠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富瑞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6年3月28日~2011年6月28日
二、项目简介:
在35kt/a连续法氟硅酸钠生产装置上为了确保氟硅酸钠母液的使用,实现废水零排放目标,选用了硫酸钠为原料;同时为了确保产品质量,选用了二次洗涤、电炉加热、先进的收尘设备及先进的合成槽设备、首次应用钢带冷却机冷却产品,使得氟硅酸钠大型化连续生产得以实现。本项目的建成使大型氟硅酸钠生产的国产化应用技术得到有效提升。项目选用的工艺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国内大型氟硅酸钠的建设及技改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产品质量、节能减排、降低消耗等方面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技术已在云天化国际三环中化新建了一套,云天化国际三环分公司原有氟硅酸钠装置参照该技术作了技改,为了实现废水零排放原料由氯化钠改为硫酸钠,干燥方式由热风炉技改为电炉。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300kt/年湿法磷酸装置冷却塔循环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冯建明、陈树宏、刘红、 方陆云 、方竹堃 、 周有云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富瑞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0年3月11日~2011年5月15日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通过总结磷酸生产冷却塔运行的经验,把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富瑞分公司(简称:富瑞公司)一期磷酸装置布水管道变短,使得布水均匀,提高冷却塔效率;原设计的上喷喷头改为下喷喷头,使得循环水中少量的固相物及时排除,避免了固相物在系统中的沉积对管道及喷头的堵塞,延长了管道及喷头的清理周期,提高塔内布水的均匀度;把原设计的薄膜填料改为飞溅式填料,有效防止了磷酸生产中循环水中少量的硅胶堵塞填料的情况,避免了对塔内填料的清理或更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本技改项目的成功为磷酸生产的安、稳、长、满、优运行提供了保证,为节能减排及降低消耗起到了示范作用,并给新建或该扩建磷酸冷却塔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该结构的冷却塔在国际化工得到了推广应用。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富瑞分公司物流系统优化与创新
主要完成人:张运霞、贺留荣、王旭光、徐怀春、马策、冯建明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富瑞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5年5月12日~2009年10月17日
二、项目简介:
根据2005年铁道部有关铁路运输的文件,从05年开始强制实行集装箱铁路运输装卸条件要求,要求集装箱运输采用门对门装车,不允许集装箱在车板上进行掏箱,装卸货场要求具备能将集装箱卸到货场再掏箱作业的条件。而富瑞公司铁路专用线的装卸条件无法满足集装箱卸到货场进行掏箱作业的要求,因此,由云天化集团有限公司统筹组织,对原云南磷肥工业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进行改建,建一个一次可以装卸40个集装箱的轨道式集装箱专用门吊场站。集装箱货场的建成,可实现6个小时内装卸50个车皮的一个整列集装箱平板车,提高货物装卸作业效率,存放、配货灵活机动。建成产品输送系统,大大减轻公司产品袋存库的压力,节省了硫磺、产品包装运输中编织袋的消耗,消除了人工卸包、开包时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等环保问题。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一期80万吨硫酸轴流风机EPU优化项目
主要完成人:张运霞、冯建明、李国鹏、宋金国、耿成宇、赵成体、雷聪、严继业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富瑞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年9月18日~2010年6月18日
二、项目简介:
采用智能PID调节,在不改变风机本身结构的条件下,对EPU进行升级改造,建立温度压力补偿的完整模式扩大风机在靠近喘振线区域的可用工况范围。采取对六个静叶角度(0°、38.4°、48.5°、58.1°,68.14°、72.06°)进行试验,试验到风机产生近似喘振的现象,每个角度取2~3点,稳定时间的长短视具体情况而定,从而获得最优的防喘振线,并确定出风机所能达到最大升压值,以实现了最大限度利用风机的能力。通过对EPU升级改造,消除防喘振阀放空,提高风机有效出功率,保证风机运行的稳定性,保障装置长周期运行,根本消除放空噪音。
技改后,控制手段能达到国内最先进的防喘振控制调节技术,将过去用喉部差压进行补偿的手段改变为对整条防喘振线进行温度和压力补偿,以风机性能测试数据为依据,建立完整的补偿模型,使防喘线和风机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能曲线准确对应,客观并准确地反应风机的运行状态,高效地利用风机本身的效能,减少风机性能的损失。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大型硫磺制酸装置先进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薛毅、李士德、唐应生、沈立莹、孙贵兴、周绍彪、马怀佩、吴兴买、龚明、王艳红、沈成元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6年6月15日~2009年9月9日
二、项目简介:
项目集成应用了国内先进的硫磺制酸技术,在大型的硫酸装置上首次应用了“3+1”两转两吸+尾气脱硫等工艺技术,引进了国际先进的HRS低位热能回收系统,并在HRS系统高温(200℃)硫酸强腐蚀的工艺条件下,成功研发应用国产化的高温浓硫酸泵风机技术与硫酸技术并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现了大型轴流压缩机在大型硫酸装置的成功应用。HRS技术、尾气脱硫技术、轴流压缩风机技术等技术的集成应用, 不仅增加了企业产能同时实现了达93%系统热回收率,30mg/Nm3的低S02排放,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节能降耗效果明显,环保效益显著,为硫磺制酸行业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可行性的生产技术集成应用。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提高磷收率与降低硫酸消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宋应宁、薛毅、王文毓、古新、莫志强、杨建中、沈立莹、王顺平、朱明芳、韩喜超、周华波、索保军、钟鸥、段棋仁、杨文平、张建成、穆相华、肖吉跃、王洪、李佳、洪鉴、李彦春、周凌翔、白树彬、王松明、刘洪、王亚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红磷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10月1日~2008年12月31日
二、项目简介:
通过对二水法磷酸萃取反应条件的研究,特别是萃取槽物料加入方式、SO3浓度及萃取料浆温度等对石膏结晶过程影响较突出的控制环节的研究,增加萃取槽加料反应区搅拌桨桨叶长度,提高搅拌强度,改变萃取槽各区功能,磷酸料浆过滤洗涤时洗涤液采用梯度(即P2O5浓度逐渐递增)洗涤方式,使石膏洗涤率达到99%以上,石膏枸溶磷降至0.30%以下,为同类磷酸装置萃取过程提供了适宜的操作控制条件。在国内起到先进示范作用。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合成氨综合节能技术研究及改造
主要完成人:李士德、徐建平、莫志强、梁云堂、洪鉴、黄建东、高海波、何飞、杨峰、范斌、杨国庆、杨俊武、孔令发、李祖恩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6年12月~2008年5月
二、项目简介:
云天化国际红磷分公司合成氨装置由于部分生产工艺较落后,带来整个生产装置能量利用不合理,造成生产用煤、用汽和电力消耗偏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公司决定对现有合成氨装置进行综合节能技术改造,红磷分公司合成氨综合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包括以下三个子项:1. 改造现有变压吸附脱碳装置;2. 增设一套回收合成放空气及氨槽弛放气的氢、氨回收装置;3. 新建一套50t/h三废流化混燃炉装置。各子项目互相依存、互补,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30万吨/年NPK装置改产DAP产品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王文、雷银贵、马姜维、蒋炳罡、雷兵、杨卫林、晏瑞和、任清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1月10日~2008年12月28日
二、项目简介:
通过对30万吨/年NPK装置的磷酸供酸系统、造粒系统、洗涤系统、筛分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成功实现了NKP转产DAP成品及产能提升。项目自投用以来达到了理想效果,磷酸供酸能力达到了35 m3/h,完全满足装置40万吨/年的用酸需求;通过对造粒机大梁进行改造,以及造粒机加装变频器,将造粒机转速降至8.5r/min,有效地解决了NPK改产DAP所带来问题;洗涤系统改造后各项指标稳定运行,尾气达标排放;筛分系统改造后提高了终级筛斗提机、终级筛的处理能力,使装置达到4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泥磷酸生产粒状磷酸一铵技术开发
主要完成人:莫志强、王文、雷银贵、林高雁、王亚、潘红光、欧阳高、杨卫林、张敏、何春云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1月~2007年2月
二、项目简介:
通过对不同生产工艺及管式反应器的不断摸索和改进,最终采用管式反应器的生产工艺,既可在确保产品粒度质量的情况下又减轻系统的干燥负荷。用泥磷酸生产一级品磷酸一铵在2#磷铵装置取得成功后,逐步推广至1#磷铵装置和3#NPK装置上生产。在2#磷铵装置试生产取得成功后,逐步推广至1#磷铵装置和3#NPK装置上生产,为完全消耗泥磷酸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磷酸增产降耗提供了有力保证。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27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尾气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薛毅、李士德、唐应生、王艳红、李益、马怀佩、沈立莹、李章友、施光辉、王斌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9月25日~2011年1月18日
二、项目简介:
为减少 27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尾气 SO2 排放量,降低环保污染风险,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2009年由公司成立项目组,通过对比分析论证、自主设计,分两次优化改造共投资103.7万元建设配套的尾吸装置。把合成氨装置产生的废氨水作为装置尾气脱硫的吸收剂,实现了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工艺技术。尾吸塔结构特点(湍流逆喷旋液塔),吸收塔采用了玻璃钢空塔,洗涤管道为普通的圆柱体形式的玻璃钢管,内安装了波纹填料,整个吸收塔设备简单;尾吸塔内采用大孔径液体喷头,阻力小且为敞开式设备,不易堵塞,塔内及烟气进气管内的洗涤方式均为逆向循环洗涤,两级洗涤均达到了动力波大流量洗涤的吸收效果。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27万吨/年硫酸装置3#省煤器技改
主要完成人:马怀佩 吴兴买 李 益 杨文平 鲁爱军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8月17日~2008年11月20日
二、项目简介:
本次技改全面综合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将省煤器更换成小型中温中压锅炉,不但达到了原来使用省煤器时所达到的性能、功效,而且还有效解决了主锅炉因装置提产技改所产生的严重超负荷等问题,将省煤器更换成小型中温中压锅炉,在很大程度上分担了主锅炉的负荷,使主锅炉能够在设计工况下良好运行。对蒸汽带水、蒸汽积盐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此次技改无论从技术方面、经济方面或社会效益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磷铵装置粉尘治理技术改造
主要完成人:周绍彪、莫志强、王文、雷银贵、蒋炳罡、雷兵、马姜维、杨卫林、晏瑞和、任清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5月10日~2009年5月30日
二、项目简介:
粉尘污染,环保不达标以及装置设备老化,设备机壳变形漏料、破风等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磷铵厂三套磷铵生产装置,其分别为:27万吨/年磷铵装置、18万吨/年磷铵装置、30万吨/年复肥装置。不但给职工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迫害,而且还造成排放超标,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影响周边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以上客观因素,我厂本着以人为本、节能减排的精神,对装置进行粉尘治理攻关工作。先后对三套装置破碎机下料管、除尘器、收尘管等收尘点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新安装的设备运行正常,通过72小时连续运行考核。粉尘治理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完全解决了返料皮带机外围的粉尘污染,现皮带机内部已形成负压,收尘系统内部气体循环得到了良性循环,彻底解决了磷铵装置粉尘污染顽疾。本技改把JQM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代替旋风分离除尘器技术提高了除尘效率,使得尾气达标排放,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测符合标准,有利于职业健康安全,其创造的社会效益是难以估计的。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磷酸循环水冷却塔新技术应用
主要完成人:薛毅、王文毓、莫志强、钟鸥、朱明芳、周华波、杨文平、王洪、王敏、穆相华、刘洪、李彦春、周凌翔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0年12月~2011年4月
二、项目简介:
在不改变塔体结构,保证冷却塔总循环水量(浓缩:1700~1900 m3/h,制酸:1300~1500 m3/h)前提下,将现用的混凝土逆流式填料冷却塔改为HD节能无填料喷雾冷却塔。本技术首先在8.5万吨/年磷酸浓缩上进行改造并经试运行证明;可达到预期杜绝“飘雨”现象,改善现场环境,降低维护工作强度,换热效果略有改善的预期目标,现已在10万吨/年磷酸浓缩及20万吨/吨磷酸制酸装置循环水冷却塔进行推广应用,并取得成功。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合成氨装置安全自动化和在线分析仪表防爆改造项目
主要完成人:李士德、田龙、刘燕江、宁崇军、沈立莹、杨国庆、徐建平、杨红军、杨光良、曾立光、王秉溪、普存毅、普凤云、杨华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0年6月~2011年2月
二、项目简介:
根据《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化工企业生产装置自动化改造工作的意见》(云安监管〔2009〕139号)及《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AQ/T3017—2008 号文件要求,结合红磷分公司合成氨装置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利用已有的信号点、设备,通过自主研发、自行设计的方式组织,系统在设计选型上采用高性能的单点数显仪表、温度变送器及进口的电子压力开关,整体的稳定性、可靠性与原系统相比有了质的提升,达到安全自动化控制的要求。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合成氨脱硫增加硫泡沫过滤机改造项目
主要完成人:马壮军、周绍彪、高海波、徐建平、刘勇、杨俊武、宁崇军、杨国庆、杨峰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0年8月20日~2010年10月9日
二、项目简介:
由于云天化国际红磷分公司半水煤气脱硫装置,采用传统湿式栲胶法脱硫,随着脱硫工序持续生产,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陋出来很多问题,1#再生系统脱硫再生效果差,经常出现 “皂泡”反应,熔硫釜蒸汽消耗高,蒸汽温度难控制,放空管残液杂质较多,脱硫液中悬浮硫高、脱硫效率低等,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结合小氮肥脱硫工序就目前运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决定在熔硫釜前增加一台硫泡沫过滤机改造,在真空力的作用下,让水和还原剂通过过滤板,空气和硫泡沫颗粒无法通过,达到过滤的目的,通过过滤使残液液量减少,降低副盐生成速率,设备运行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采用PLC系统控制;改造后熔硫所需蒸汽量减少,节省了蒸汽消耗,同时有效抑制副盐增长速度,避免“皂泡”反应发生,改善了现场环境。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矿浆分级技术改造
主要完成人:周绍彪、李士德、阿子华、罗启亮、余明伟、白凤兰、 郭兴福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6年11月~2010年5月
二、项目简介:
在两台磨机上配备相应的水力旋流器等设备进行矿浆细度分级,粒度较粗矿浆返回至磨机二次研磨,旋流器分级后的较细矿浆由顶部溢流进入矿浆缓冲槽汇总后送至磷酸酸装置。实现了磨矿流程“闭路”循环。按旋流分级指标要求重新配备磨机矿浆收集泵,并增加两台成品矿浆输送泵,送至磷酸装置矿浆槽。对120万吨/年磨矿装置则在工程实施阶段,按之前旋流分级的实验数据,选用了同类形的水力旋流器,其运行原理与老磨矿相同。同时因新建装置增加了浓缩设备,故在操作指标上进行了优化,分级效果良好,控制稳定。利用较小的空间和设备、较少的投资,实现矿浆细度的提升、产量的提升,从而促进了二水法磷酸产量的提升和消耗的下降。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全熔融法生产高浓度硝铵磷复合肥工艺技术开发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张宗凡、张弼江、王文毓、廖建辉、李金文、周建国、
施嘉寿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6年12月31日~2007年5月19日
二、项目简介:
是在原11万吨/年农用颗粒硝铵装置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开发,新增了熔融控制工序,采用一次熔融,没有在造粒塔上二次加料,此工序完成了物料配比及共熔体的制备,硝铵熔融液和1.3MPa蒸汽进行熔融,对现有农用硝铵产品进行改性,使其失去爆炸性,,改性产品总养份≥40%。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高浓度粒状磷酸一铵(GMAP)工艺开发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张宗凡、张弼江、王文毓、张跃光、朱灵仁、谢广友、 周学克、洪明凯、阙仁江、吕泽晖、凡兴平、雷鸣、王丽君、樊锋、沈加俞、秦明查、孙贵宝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2月5日~2007年12月20日
二、项目简介:
利用现有DAP复肥生产装置,采用管式反应器转鼓氨化造粒技术,成功地完成了GMAP产品工业化生产。该技术是云峰分公司第一家首创技术,是全新的工艺技术,相继在富瑞、三环、红磷、翁福等公司推广生产。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提高单炉产气能力,降低原焦消耗
主要完成人:秦庆勇、徐林(生产部)、余士良、张正平、吕文灿、黄佑波赵海、阮永刚、代正宏、王顺德、王明荣、刘铃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3月1日~2010年9月16日
二、项目简介:
10万吨合成氨装置造气气化炉通过工艺优化调整,提高有效碳层;实施降低制气阻力改造,油压系统进行改造,缩短阀门变向时间,增加制气时间,从而提高单炉产气能力,达到降低焦耗的目标。增加炉内阻力,提高蒸汽分解率,炉外系统降低阻力,提高单炉反应能力。气化炉系统出现一增一降,是改造的一大特点。从一台气化炉改造成功,逐台推广技术改造,完成现有九台气化炉的改造,并一直应用到现在。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提高尾吸效果,降低尾气中SO2含量
主要完成人:张必江、杨承谱、孟华方、杨光志、钱淑芳、吴仕勇、 吕庆涛、高旭波、楮顺勇、杨怀宇、李卫东、刘星、李祥俭、周诠亚、王云鹏、付承飞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6月10日~2009年12月30日
二、项目简介:
对内置溢流式泡沫塔一段吸收工艺在尾气处理中的运用进行探索,找出影响尾吸系统运行的不正常因素,并加以改进,成功地将硫酸尾气排放中的二氧化硫浓度由原来的600 mg/Nm3降低到150 mg/Nm3以下,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平,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团粒法改混合法,提高装置产能,提升产品质量
主要完成人:周学克、洪明凯、吕泽辉、阙仁江 、凡兴平 、雷鸣、 胡建平 、赵升和 、袁明涛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5月25日~2010年8月20日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开发混合法造粒生产工艺,达到提高装置的产能,改善产品外观质量,提高产品颗粒强度,改善现场操作环境,实现装置长周期运行。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提高30万吨/年硫酸HRS装置在高湿度季节的蒸汽产率
主要完成人:杨承谱、孟华方、钱淑芳、杨光志、高双富、吴仕勇、吕庆涛、刘 星、高旭波、楮顺勇、王云鹏、魏凤花、陈绍凯、杨万斌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3月30日~2009年12月30日
二、项目简介:
通过改变串酸和产酸的方式,利用装置独有的干燥循环槽,达到在高湿度季节不向HRS系统串酸,充分利用HRS回收硫酸的稀释热,提高HRS蒸汽产率的。改造与设计相比,只需控制干燥串到二吸的循环酸量,不需要加水调节,控制相对简单。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磷石膏渣场水利用技术的开发
主要完成人:张宗凡、张必江、马克猛、宁德忠、邓文斌、阳兆明、张天儒、缪田章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10月1日~2009年1月30日
二、项目简介:
将渣场回水直接补20万吨冷却塔冷水池,用渣场水相对的低温来优化冷水池温度以满足生产需求;用循环热水补入20万吨过滤A、B系列滤布洗涤槽、尾洗等;用热水槽的水做二洗水槽,确保过滤洗水量及洗水温度;用渣场水作为湿排泵密封水;在滤布洗涤泵出口管上焊接皮管接头,连接皮管,用滤布洗水作为现场冲洗水,减少工艺水使用量;渣场回水送磷肥厂代替部分工艺水使用。
充分利用了系统的热量,减少了蒸汽的使用量;大量的减少了工艺水的使用量;回收了渣场水中P2O5和硫酸;降低了渣场水的水位。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φ1000氨合成塔节能技术改造
主要完成人:张宗凡、张弼江、马熙、卢涛、施二保、施嘉寿、张利辉、樊则雄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10月25日~2007年12月25日
二、项目简介:
选用ⅢJ-99型Φ1000氨合成塔内件,新增一套塔外换热器,并配套进行工艺管线改造。控制合成塔二次入口气体温度,达到控制合成塔温度的目的,实现了开一台循环机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硝酸氧化炉铂金网支承筐改造在生产中的运用
主要完成人:李金文、周建国、张元华、张天宇、杨富海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7月1日~2010年10月1日
二、项目简介:
云峰分公司所采用的双加压法9万吨/年稀酸生产工艺,当时是国内第一套自主设计和制造装备的装置。投产之后,装置出现氨耗高、铵盐高、氧化氮压缩机振动高的三高现象。因此,对现有装置设备进行技改,实施后提高了氨的氧化率、以达到降低氨耗、减少铵盐的产生、降低〝四合一〞机组轴振动值及降低装置运行风险的目的。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硝铵磷复合肥造粒机理及产品物性提升技术创新
主要完成人:李金文、周建国、张元华、石树才、张天宇、杨富海、谢文向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1年2月~2012年8月
二、项目简介:
对宝鸡流光机械厂研发、持有专利技术(专利号00233902.1)的双轴造粒机技改,并打破内、外喷头转速(300rpm)一致操作模式,内喷头转速降、外喷头转速升,增大逆向旋转差动值,消除高浓度硝铵磷熔融液被拦截,集中在外喷头内壁上部造粒现象。实施上述技术措施,硝铵磷熔融液进入外喷头内壁底部,形成自下而上的正常造粒状态,造粒面积增加,物料分布区域扩宽,塔内换热效率提高,硝铵磷疤块率降低、产品粒度提高、颗粒抗压强度增大、粉料减少,提升了硝铵磷复合肥产品物性。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超微溶液过滤技术在NHD脱碳中的应用
主要完成人:柴正泽、李留柱、廖德春、符光振、冯伟珍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1月~2008年10月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打破传统的对液体机械式过滤思维,在原来机械过滤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及工艺运行的实际情况,新加一台过滤精度为3-5微米的超微过滤器.全部过滤与部分过滤相结合, 机械过滤与超微过滤的完美结合,使其能在有限的投入情况下,达到最好的过滤效果.减少停车检修频次,降低蒸汽消耗,实现装置安全、稳定、低耗、经济运行。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熔硫系统设备技术改进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杨承谱、孟华方、杨光志、高双富、钱淑芳、吴仕勇、夏仁伟、吕庆涛、高旭波、褚顺勇、杨怀宇、张世才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3月16日~2009年9月30日
二、项目简介:
通过对熔硫槽相应改进,熔硫槽熔硫量由原来的20吨/小时提高到30吨/小时 ,同时不仅熔硫环境得到改善,还降低清渣的劳动强度和作业风险。实践证明改造效果良好,由于2#熔硫槽的改造效果良好,由此参照2#熔硫槽2010年又对1#熔硫槽作了相同的改造。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提高半水煤气脱硫效率技术改造
主要完成人:张必江、卢涛、林芝宽、廖德春、冯伟珍、李留柱、施二保、蒋昌吉、杨荣祥、杨德志、符德斌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10月8日~2009年9月8日
二、项目简介:
半水煤气脱硫是合成氨系统运行的咽喉,运行的好坏直接制约合成氨系统的长周期稳定运行,云峰分公司合成氨厂有脱硫塔三台(φ3200×8×26000),两开一备;通过工艺操作改进(增加脱硫溶液循环量,增大喷淋密度,由过去的35m3/ m2.h增加至45-50m3/ m2.h)减少脱硫堵塔的问题;通过设备改造(增设脱硫副线,调整满足全低变要求的硫化氢,改变过去用减少溶液循环量、降低液气比来调整出系统硫化氢的单一操作方式;1#脱硫塔填料装填的改造,增加脱硫塔的传质空间)大大提高了脱硫效率。 1#脱硫塔从2009年9月8日投运至今运行良好,合成氨系统没有因为脱硫影响长周期稳定运行,为云峰分公司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2010年208天、2011年249天、提高了压缩机单机能力2010年62.98吨/台.日、2011年63.65吨/台.日做出贡献。3#脱硫塔已经运行4年多,1#脱硫塔运行3年,脱硫塔阻力没有增加。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硝铵磷复合肥造粒机理及产品物性提升技术创新
主要完成人:李金文、周建国、张元华、石树才、张天宇、杨富海、谢文向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1年2月~2012年8月
二、项目简介:
对宝鸡流光机械厂研发、持有专利技术(专利号00233902.1)的双轴造粒机技改,并打破内、外喷头转速(300rpm)一致操作模式,内喷头转速降、外喷头转速升,增大逆向旋转差动值,消除高浓度硝铵磷熔融液被拦截,集中在外喷头内壁上部造粒现象。实施上述技术措施,硝铵磷熔融液进入外喷头内壁底部,形成自下而上的正常造粒状态,造粒面积增加,物料分布区域扩宽,塔内换热效率提高,硝铵磷疤块率降低、产品粒度提高、颗粒抗压强度增大、粉料减少,提升了硝铵磷复合肥产品物性。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管状皮带在磷石膏输送中的应用
主要完成人:施嘉寿、陈宇、陈燕、徐兴芬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0年7月28日~2011年2月11日
二、项目简介:
2#管状皮带输送机:从20万吨磷酸装置输送磷石膏到8万吨磷酸装置主厂房。规格型号: 输送量Q=230t/h;胶带宽1000mm;管径D=250mm;带速V=2m/s; 功率=110kW;全长约330米。
3#管状皮带输送机:从8万吨磷酸装置主厂房直接输送磷石膏到配送场。规格型号: 输送量Q=300t/h; 胶带宽1100mm;管径D=300mm;带速V=2m/s; 功率=90kW;全长约220米。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云峰分公司30万吨/年DAP装置吨袋包装系统设计与运用
主要完成人:周学克、刘思友、吕泽晖、王玉平、雷鸣、孙载辉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0年4月5日~2010年6月20日
二、项目简介:
新增两套吨袋包装及计量系统,实现吨袋包装与小袋包装快速切换,本系统投入成本低,维护成本低,已得到三环及富瑞分公司的借鉴。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云峰9万吨/年硝酸装置节能技术进步
主要完成人:张宗凡、张弼江、廖建辉、李金文、周建国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5月12日~2008年12月19日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通过对第一套国产“四合一”机组设备性能测试和运行效率分析,确定导致硝酸装置热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完成对第一套国产“四合一”机组尾气透平机的技术升级,循环冷却水冷却塔改造等节能技术改造,实现硝酸装置自产过热蒸汽自给有余。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利用200kt/a普钙装置生产富钙、重钙技术开发及运用主要完成人:赵洪伟、董建明、张献珍、郑明清、段云、杨润祥、
周玲仙
主要完成单位:昆明红海磷肥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2月1日~2010年9月30日
二、项目简介:
在充分研究普钙、富钙和重钙各种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结合昆明红海磷肥有限责任公司的装置情况,实现了同一装置可以切换生产普钙、富钙、重钙的技术集成,并将这一成果成功地运用于生产实践中。本项目的实施,达到了可以根据市场需要灵活切换组织生产普钙、富钙、重钙的目的,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结构,极大地增强了公司适应市场的能力,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螳螂川取水方案和拦蓄水新技术的应用
主要完成人:王煜、陈建军、林春元、俞炳书、邹建武、李建康、董云良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6年9月~2007年5月
二、项目简介:
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镇云龙村,距滇池约7公里左右。生产用水可选择直接从滇池取水或从距厂区约1公里的滇池出口螳螂川筑坝取水,若考虑直接从滇池取水,则需沿海口河敷设长约9公里的管道至公司生产区,该方案存在海口河周围居民房屋较多、拆迁困难、投资大等因素;而从附近的螳螂川筑坝取水则具有实施较容易、投资小、建设周期短的优点,但存在雨季防洪风险,因为海口河属螳螂川上段,是滇池唯一的出流河道,且河道较平缓,雨季泄洪是其主要功能。根据《昆明市海口河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和《滇池设计洪水和设计洪水位分析报告》按滇池50年一遇洪水设计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选择采用宽40米、高度3米的橡胶坝拦河方案进行蓄水、取水,取水过程中可根据河道内流量的大小调整橡胶坝的高度,既保证取水的需求又能满足河道雨季的泄洪要求。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水资源循环、分级利用项目
主要完成人:王煜、赵剑波、李文东、魏正坤、和彦、胡本明、毕君芝、张永云、薛俊、现丽华、赵玥珠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0年1月~2010年7月
二、项目简介:
该技术改造项目依据公司各装置水平衡图分析,对现有水资源,根据各装置用水点对水质要求不同,分级回收、使用,系统集成整合了公司水资源,达到了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循环经济的目的。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大型磷铵装置以高含固量渣酸为原料生产磷酸二铵(DAP)技术攻关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赵剑波、李文东、魏正坤、范雄宇、李正强、王永宏、胡本明、毕君芝、刘自清、杨晓攀、徐永兵、郭旭东、张建梅、滕仕锦、高正旺、施云强、董红翔、曹兴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12月25日~2008年2月10日
二、项目简介:
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60万吨一期磷铵装置按设计理念用最大含固量为6.5%的淤酸生产养份为(11-49-0)的GMAP产品,但实际平衡不了湿法磷酸装置产生的淤酸,经过试用含固量为20%的淤酸也无法获得产品规格为(11-49-0)的GMAP产品。在此情况下,为了尽量消耗淤酸,对装置进行局部改造,不断化工艺条件和操作控制手段,最终摸索出含固量合适的淤酸生产单养份为(15-42-0),总养份为57%的DAP一等品,以减缓淤酸对公司整个系统平衡的压力。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萃取磷酸尾气洗涤系统技术改进
主要完成人:王煜、陈冲、和彦、洪建波、孙先慧、张荣凯、严世科、杨庆、蔡国智、赵武章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11月6日~2009年9月10日
二、项目简介:
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萃取磷酸尾气洗涤系统通过对尾气出口方式、洗涤方式、喷淋系统进行了改进,解决了萃取磷酸尾气洗涤系统长期困扰的容易堵塞、运行周期短、洗涤率低,氟含量较高排放的问题。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FF总线控制系统(FCS)在大型磷复肥行业的应用
主要完成人:陈建军、王煜、林春元、赵茂、邓远高、胡伟智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5月5~2007年11月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针对云南三环中化120万吨/年磷铵生产过程规模大(包括:2×80万吨硫酸装置、2×30万吨磷酸装置、2×60万吨磷铵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参数种类多、控制系统回路数多且控制算法复杂等特点,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FF现场总线技术,确保了120万吨/年磷铵Ⅰ期生产的顺利投运与平稳运行且整个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大大提高。由于FF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首次成功应用,本项目所设计开发的方法与控制系统构成方案正在集团内的红磷、青海云天化等企业推广实施。同时,也将影响省内钢铁、石化、冶金等行业。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反浮选捕收剂在工业生产使用中的优化与改进
主要完成人:刘朝竹、陈双贵、王朝霞、周军、董伟、康鹏鹏、张镭、付磊、李少华、邓桂菊、马斌、陈文聪、李元飞、王冲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10月12日~2010年1月22日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药剂制度改善和工艺流程技术改造,针对安宁矿业分公司单反浮选直接材料消耗成本过高,尤其是浮选药剂用量较大,其中较为突出的即为捕收剂YP2-3消耗量很大,导致生产成本偏高的问题,分公司从原矿可选性、合理配矿、工艺流程及加药方式、药剂配药浓度、回水利用率、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改造,将其运用于生产实践当中,大幅度降低了浮选捕收剂用量,并实现了合格磷精矿产量、产率、回收率等技术指标稳步上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提高擦洗装置“两率”技改
主要完成人:李天华、程兴和、李卫、柏中能、陶冶、倪宏伟、杨春江、戴广军、李强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5年11月~2010年12月
二、项目简介:
1、针对原擦洗装置生产流程、设备不完善、不配套,产能不足,“两率”较低、成本较高等问题,对原装置和生产流程进行一期技改,拆除螺旋分级机,增加DU20/2500型过滤机,采用Ø500和Ø200二段开路旋流器,回收粒级到0.038mm的生产流程,形成年处理量50万吨原矿生产线,精矿产率由79%提高到84%,回收率由不到80%提高到86%。
2、从生产计量、水分扣除、原矿块粉比、旋流器分级效率、给矿量等方面对影响擦洗“两率”高低因素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管理、控制改进措施,形成了优化的擦洗生产管理、控制方法和操作标准。
3、针对一期技改后,生产运行实际和流程取样分析,将回收粒级确定到0.019mm,进一步回收粉矿,还有提升两率空间,进行二期技改,增加一段旋流器,形成三段开路旋流器回收粉精矿流程,使精矿产率提高到85.10%,回收率提高到87.19%。
4、改善了生产环境,消除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中低品位胶磷矿柱槽联选技术在450万吨/年选厂中的应用
主要完成人:张文学、李耀基、罗廉明、夏敬源、杨稳权、刘丽芬、 谢国先、罗昆义、刘鑫、赵凤婷、张朝旺、张树洪、彭杰、李海滨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5月~2010年12月
二、项目简介:
在晋宁450万t/a浮选厂中昆阳系列300万t/a装置生产设计,考虑到对昆阳中低品位高碳酸盐型胶磷矿采用10 m浮选柱选矿粗选作业的选矿效率达到19%,而精选浮选柱选矿效率只有5%,粗选作业P2O5%可以从22.5%提高到29%。故精选作业使用槽式浮选机,能确保精选作业保证产品质量,130m3浮选机本身高度有6m,可以利用浮选柱高度形成自流配置。同时,胶磷矿反浮选工艺和浮选机设备较为成熟,能够保证昆阳磷矿中低品位磷矿反浮选工艺能够达到产品要求的指标。。
目前,通过反浮选柱浮选粗选作业串联配合槽浮选精选作业,可将入选原矿P2O5 :22%、 MgO:5.6%,处理量为180 t/h时通过该工艺流程获得精矿质量指标:P2O5>28.5%,MgO<1.0%的合格磷精矿。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试剂原料加工方法研究开发
主要完成人:张文学、李耀基、罗廉明、梁永忠、何太国、夏敬源、刘丽芬、冯晓军、刘鑫、彭桦、张华、张路莉、王云昆、张国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2月2~2009年11月
二、项目简介:
云南磷矿资源可分为硅质、钙质、硅钙质及钙硅质等多种类型,具有复杂特性,每种类型的选矿重点、除杂方式都各有特点,为使各种类型中低品位磷矿石成功选别,必须根据不同的矿石性质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捕收剂。本项目按上述思路,对本地原料,进行分析、单间分离、改性及合成,生产出适合不同磷矿石选矿的强针对性捕收剂。研发形成的试剂加工工艺比原加工工艺对原料适应性更强,且工艺简单、省能、省耗,且不产生污染源。生产的磷矿浮选捕收剂针对性强、选别效果好,能满足目前浮选工艺的脱硅脱镁生产要求。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海口片区不同类型磷矿可磨可选性研究及工业应用
主要完成人:李卫、柏中能、王万禄、任前一、方福跃、李志侯、彭有强、屈永然、王德虎、王静明、周政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0年9月~2011年2月
二、项目简介:
以探索分析海口片区不同类型磷矿石的理化性质,强化配矿效果,改善磷矿浮选工业生产技术经济指标为主要目的,主要采取加强对浮选原矿化学组份的研究分析,进行一系列的原矿物理性质、可磨可选性试验研究和科学合理的配矿探索,优化调整工艺流程和药剂添加方式等技术措施方法,找到了根据不同类型矿石的化学组份及物理性质进行科学配矿的方法和技术。克服了以往简单的根据矿石P2O5、MgO两个化学指标为基础进行配矿满足浮选要求的缺陷;探索掌握了不同类型磷矿石可磨可选性与化学组份的关系和规律,以及适宜的磨矿细度与精矿质量和选矿技术指标的关系。提高了选厂生产组织预见性,稳定了入选原矿和浮选生产工艺指标,提高了选厂产能和效益,降低了选矿成本消耗,提高了中低品位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率。
成果应用后,基本解决了入选原矿品位逐渐降低,杂质含量升高,矿石硬度增加等原矿理化性质变化给工业生产带来的困难,为企业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创造了效益。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东采区高陡边坡削坡卸载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主要完成人:程兴和、倪宏伟、曾晓东、柏树丰、李振南、黄雁、杨世飞、张志飞、何平、张晓琼、董雁萍、罗云东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11月20日~2009年12月21日
二、项目简介:
根据尖山磷矿深部开采设计计划,在目前开采条件下,该边坡还将延伸125m,总体边坡高度将达到300多米。为了完善开采设计,需要对该边坡的稳定性及处置措施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使得矿山的安全生产得以保障。《尖山磷矿高陡边坡削坡施工方案》防治目的明确,编制规范、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依据充分、采用方法正确,设计合理可行,基本符合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对工作区域地质情况进行了钻探,摸清了岩性、构造,为施工提供依据。设计方案总体思路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采用分台阶卸载,卸载垂直高度为150m,水平宽度为172.5m,并确定了台阶参数:台阶高度为30m;台阶坡面角与底板岩层倾角一致,大致在420~500;最终边坡角为370;台阶宽度为8m(2070台阶宽度为12m,上面第一个台阶为4m)。在2070水平以下的坡面上设置金属网,金属网间距为50m(斜坡长),已拦滚石。
在边坡治理措施研究、削坡施工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基础上,尖山磷矿精心组织东采区高陡边坡削坡卸载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技术创新,优化完善设计方案,合理布局施工开拓运输道路,边坡实施综合治理,强化测量控制,严格爆破控制等,使东采区尖山采场安全生产隐患得以控制,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营。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运输道路自动喷洒降尘控制系统
主要完成人:程兴和、杨春江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1年2月10日~2011年11月25日
二、项目简介:
尖山磷矿运输道路自动喷洒降尘控制系统为一个分布式多点网络化的喷洒控制系统,系统集成了工控计算机、单片机、软件、水利、环境检测、自动控制、总线技术等多项技术,以温度、湿度为控制要素,通过检测当前的光照度及每一个喷洒点的湿度和温度,采用多线性的模糊算法自动调节喷洒时间间隔(喷洒频次)、每次喷洒时间长短,实现自适应喷洒,确保不同天气条件下运输道路路面既不湿滑也不扬尘,目前该技术已在各运输道路全面推广,自适应喷洒运行方式不仅有效合理的利用了珍贵的水资源,而且完全能够替代洒水车完成系统覆盖路段的洒水降尘,节约了人力资源和洒水车的燃油消耗,达到了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的效果。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长周期运行技术改造项目
主要完成人:袁加文、雷曙、杜恒勇、徐发贵、张彩赛、潘友清、张志明、罗成文、李艳、雷明忠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1月~2010年12月
二、项目简介:
云对已有的两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对给水品质、受热面磨损,内腐蚀问题进行技改和改进,锅炉运行超215天安全连续运行。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50万吨制盐装置提高产能技术改造
主要完成人:邢爱民、 杨毅 、 龚如竟 、李波 、杨云、李永春、徐为民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11月27日~2010年9月30日
二、项目简介:
昆明盐矿盐硝分厂两套真空制盐装置系引进瑞士苏尔寿·埃舍维斯公司热法提硝、盐硝联产工艺,生产能力为20万吨/年精制盐、1.5万吨/年无水芒硝和30万吨/年精制盐、2万吨/年无水芒硝。分别于1993年6月和2006年2月投入生产。
20万吨装置制约产能的主要因素是系统真空度不足,有效温差及蒸发量降低。改造方向主要是更换蒸喷及其冷却器、改造冷却塔加大循环冷却水量、降低水温提高系统真空度及系统有效总温差,加大蒸发量,分别于2010年3月及2010年9月完成改造投入运行。
30万吨装置影响产能的主要因素是首效SP-201液封水易被压出,制约进汽量增加及影响运行连续稳定性、系统真空度不足,有效温差及蒸发量降低、加热室卤水管内流速偏低制约换热速率。改造方向主要是加长首效液封管为提高进汽量提供可能、更换蒸喷及其冷却器提高系统真空度、增加循环泵电机端皮带轮直径提高卤水管内流速及换热速率,分别于2009年11月、2010年3月、2010年5月改造完成投入运行。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乙炔站上清液封闭循环利用改造
主要完成人:邢爱民、曹卫东、王学东、崔敏、刘国荣、张兵、周兵华、张建华、贾晓光、毕杰、冯崇华、周晓萍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3月10日~2010年3月30日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为解决乙炔站用水平衡,通过上清液和废次钠回收利用,实现乙炔站上清液封闭循环利用,减少一次水的使用,杜绝上清液的外排。
本项目实施包括:新增2200M3上清液缓冲罐,使渣场上清液送至缓冲罐后再回用至乙炔站,同时对乙炔站发生用上清液和清净用上清液进行了管网改造,优化上清液的回用;对次钠配制系统进行改造,原用氯气、碱液和一次水配制次氯酸钠工艺改造为用浓次氯酸钠和废次氯酸钠配制次氯酸钠工艺。
通过项目实施,乙炔站用水基本实现利用上清液替代发生器补水和乙炔洗涤喷淋用水,实现利用废次钠和浓次钠复配。改造前乙炔工序用一次水约为187m3/h,上清液直接外排约为155 m3/h,并且电石渣坝水位上涨。通过技术改造实施和应用后,乙炔工序用一次水约30 m3/h以下,减少了83%以上的用水,并且上清液基本实现封闭回用,极大的减少了污水外排量。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70M3聚合釜釜顶冷凝器控制技术攻关
主要完成人:杜树忠、邢爱民、曹卫东、王学东、刘国荣、崔敏、张兵、周兵华、付家祥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8年4月1日~2010年2月30日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针对聚氯乙烯生产70M3国产聚合釜增加釜顶冷凝器后,聚合釜完成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周期过程,设计所采用的工艺方法、聚合配方、DCS过程控制程序,完成DCS编程组态,组织开展化工投料试车,在保证生产过程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缩短聚合反应时间,获得优质的聚氯乙烯树脂。釜顶冷凝器正常投用后,可有效缩短聚合反应时间,提高单台聚合釜的产能。
本项目自2009年3月开始实施,2010年2月化工投料试车,1#聚合釜聚合反应时间由原来的330分钟缩短到270分钟,平均降低了约60分钟,及1#聚合釜聚合反应周期从450分钟降低至390分钟,全年以生产8000h计算,1#聚合釜单釜生产次数从1067次增加至1231次,全年可增加PVC产量3280吨。1#聚合釜釜顶冷凝器投用890釜次,粘附情况较好,没有出现因粘附影响聚合釜生产情况。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SG-5型软树脂及SG-8型树脂在70M3聚合釜生产技术攻关
主要完成人:邢爱民、曹卫东、周兵华、张兵、李加旺、普学华、付家祥、王光、唐丽云、李云、陈道万、杨磊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1年5月5日~2011年6月30日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聚氯乙烯SG-5软树脂、SG-8型树脂在70M3生产技术的攻关:(1)软树脂生产为调整聚合配方中助剂使用品种,分散剂用量及配比等,改善树脂粒径分布和内部结构、使树脂颗粒疏松,增塑剂吸收量提高、改善软制品加工塑化性;(2)SG-8型树脂为摸索调整链调节剂和聚合温度对聚合度的影响关系,调整聚合配方,改变树脂聚合度(型号),生产出平均聚合度在650~75O之间的树脂;
项目实施后生产的SG-5型软树脂颗粒疏松多孔,吸油率达到27,增塑剂吸收能力较强,远优于GB5761-2006要求,能吸收35%以上增塑劑,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間的作用力,增加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改善低温加工性能,满足软制品加工需要,解决了软制品加工中出现的晶点问题; SG-8型树脂经过检测,粘数(聚合度)稳定在650~75O之间,质量指标优于国标要求;树脂熔融及凝胶化温度低,塑化时间短,流动性好等特点,制品透明度高,被广泛地应用于唱片、型材、家电壳体、食品包装等领域。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高纯电子级磷酸分析平台建设及分析方法研究
主要完成人:龙萍、桂素萍、杨润泉、陈萌、马新蕊、陈石、谌芳、胡波、杨学芬、韩熠、邱小梅、张红洪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省化工研究院
推荐单位:云南省化工研究院
实施时间:2007年1月~2009年4月
二、项目简介:
1.建成高纯化学品(主要是电子级磷酸)的分析检测平台,满足电子级磷酸分析研究要求:(1)阳离子检测平台,主要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2)阴离子检测平台,主要有离子色谱仪;(3)试剂及样品前处理设备,主要有酸纯化系统、超纯水系统;(4)其他外围设备,主要有天平、超声波清洗器、取样枪、PFA、HDPE等器皿及其他实验室用品;(5)满足实验要求的洁净实验室(优于1000级超净实验室)。
2.建立电子级磷酸的分析检测手段和分析方法,满足电子级磷酸装置及本项目要求的电子级磷酸分析和检测
3.编制电子级磷酸产品企业标准。
项目建成的高纯电子级磷酸分析平台、开发的分析方法已应用于云南省化工研究院“黄磷一步法生产LCD级磷酸产业化技术开发”和云南天创科技有限公司“3万吨/年LCD级电子磷酸产业化示范”,效果满意。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高端磷酸氢钙系列产品大型装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杨陆华、余杰、周晓清、黄千钧、方今、朱刚、段小波、谢美芬、甘韵宏、张丽、钟盛贵、吴建军、方泽军、龙达云、李祺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天创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天创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1年1月1日~2010年3月31日
二、项目简介:
磷酸氢钙是磷酸盐产品中产量最大的产品,低端的用作化肥,中端的用于饲料,高端的用于牙膏、食品及医药等行业。项目依托云南省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中试技术及完成的施工图设计,建成投产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首个单系列规模最大的25kt/a高端二水磷酸氢钙产业化装置及5kt/a高端无水磷酸氢钙生产装置,产品主要用于高档牙膏的磨料、食品加工的发酵酸与营养强化剂以及医药用的营养剂与赋形剂。以市场为导向,历经多年技术攻关,形成了一整套研发、生产和营销高端磷酸钙盐的专有技术。
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220KV总降站技术更新改造工程
主要完成人:管利平、余思民、马尧宏、王建军、周兴德、张婕、娄欣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天达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天达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12月1日~2010年10月28日
二、项目简介:
天达公司220KV总降压站始建于1995年,是典型的传统变电站,大量的维护统计核算工作都是人工完成,工作量大,效率低,没有故障录波系统对故障分析繁琐,没有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整个供电质量状况不清楚,除220KV、110KV系统有电磁锁外,其余均为机械五防,没有五防系统,站上运行人员五防意识淡薄,为保证总降压站安全稳定运行,在保持原系统运行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对总降压站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220kV总降技术更新改造工程分为计量系统、综合自动化及监控系统、远动及电力调度、滤波支路改造等4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改造的总体原则要求为:“计量智能化、保护微机化、完成电力调度”;同时对供电系统扩容改造后的计量系统、保护系统、电力调度系统的改造留有足够的可扩展性。
技术发明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硫酸催化剂筛分系统装置应用
主要完成人:古新、杨建中、唐云辉、朱家绩、余琴花、龙述梅、田文军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9年5月10日~2010年12月20日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创新与改进项目。CS DMC48A脉喷单机袋式除尘器是在引进消化吸收美国富乐公司的“JET-PULSE”袋式除尘器的基础上,设计制造出的又一新型单机袋式除尘器。。该除尘器采用高压(0.5~0.7MPa)大流量脉冲阀逐条滤袋喷吹清灰的技术,与国内其它单机除尘器相比具有在线清灰,在进行清灰操作时无需停风机;.价格低廉;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碳黑、电力、矿山、非金属矿超细粉加工等行业的含尘气体净化处理系统,是环保除尘的理想设备;体积小、占地少,特别适合安装空间较小,没有换袋空间的场合等特点,单机袋式除尘器在其他行业应用较多技术比较成熟,但是经过查询比对,这次我们使用的脉喷单机袋式除尘器用于硫酸催化剂筛分除尘,还是第一次。这套系统在三环分公司及三环中化成功应用,为其他单位借鉴使用奠定了基础。
技术发明奖推荐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藻类、泥沙混合水体净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主要完成人:吴向东、王煜、资学民、刘程勇、俞炳书、赵茂、方秀丽、胡本明、现丽华、陈鑫、李财红、杨晓燕、杨昆焱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6月1日~2007年10月31日
二、项目简介:
针对螳螂川富含藻类与泥沙混合水体的特点,分析了沉降工艺的运行规律,解决产水不合格,频繁反洗,产水率低的问题,提出采用无机、有机絮凝剂先后计量添加、分步絮凝的工艺来进行处理,并对无机和有机絮凝剂进行了优化选择。该技术运用于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4×500t/h 一次水站净水装置技术改进,解决了采用下沉工艺设计净水装置在建成投产以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国内大型装置设计及建设的成熟应用提供了指导作用。本项目开发的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含有藻类与泥沙的混合水体的净化方法,专利号:ZL200810058613.5”)。